产品研发过程之中主要依靠沟通会、协调会、任务协调单等方式进行任务下发、协同及过程监控,多部门、多专业、多人员之间协同效率较低,研发过程难以实时监控。
产品设计仿真需要借助大量商业工具软件及企业自研计算程序,但目前这些工具之间主要依靠手工方式进行数据处理与传递,多轮迭代分析效率较低。
目前PDM系统之中主要以设计仿真结果数据管理为主,设计仿真过程数据大都存储于本人计算机之中,容易造成多版本数据引用错误,研发问题难以快速准确定位,难以实现基于数据支撑的多部门、多专业、多人员、多工具快速协同设计仿真。
随着研发人员新老更替,大量优秀的产品设计仿真经验与知识得不到有效的梳理、固化与传承,研发知识流失严重; 基于以上问题,迫切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协同设计仿真任务、流程、多学科协同设计仿真过程、数据及知识的规范化管理及协同应用,以提升产品协同设计仿真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1) 图文档管理
每个企业的设计研发部门都把握着企业的核心知识,但是零散分布于各个设计人员头脑中的经验和知识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不利于企业知识的积累、重用与继承。PLM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公共知识库,将个人设计成果转化为企业共同知识,并为设计人员尤其是新人提供快速学习并参考引用标准规范和已有设计成果的平台,实现公共知识7×24小时共享,使设计人员进行高效的创新设计。
制造企业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产品数据与文档资料,包括3D设计模型、仿真分析数据、2D工程图档、扫描后的图纸档案和一般文档资料。企业技术中心标准化相关人员可以按照企业的需要将技术标准、管理规范、质量体系等核心知识归档至公共知识库中,方便设计、工艺、采购等人员查阅、共享。
图文档管理功能包含文件查询、版本班次管理、图纸转换、图纸对比、图文档状态管理等功能。
2) 编码管理
信息分类编码一直是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信息分类编码的好坏关系到企业信息系统的长期运行质量和系统运行的寿命周期。企业要实现信息化,首当其充的问题就是信息的分类编码。
基于成熟的制造企业信息化编码体系经验,辅助企业实现完善的编码体系管理。通过编码管理可以实现:
? 企业级编码体系建立:辅助企业建立企业级编码体系,并通过系统进行固化。
? 编码规则自定义:可根据编码规则自定义编码大类规则、码段,可对每一个码段所需的码位数、每一个码位的表现形式(字母或者数字)、每一个码段和码位所代表意义进行描述。
? 编码生成与使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根据已定义的编码规则调用编码器进行动态编码,自动赋予申请对象相应的编码。
? 编码查询与解析:系统提供已生成编码的查询,并能根据用户定义的编码规则进行解析,以便通过解码更详细的了解该对象通过编码表达的相关意义。
? 编码的废弃与回收:系统提供编码状态的管理,支持编码废弃、回收,能够对废弃的编码进行回收重新启用。
3) 产品结构管理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时间的增长,零部件及其附属的数据是多种多样的,伴随着产品的升级,不同时期的产品结构清单是变化的,而多种多样的产品数据如何能够组成不同的产品结构则是结构管理的核心。产品结构管理按照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形成产品结构的完整描述,并且能够对产品结构进行编辑,通过有效性管理、批量管理等功能,对产品结构的差异比较和统计跟踪服务进行有效管理。通过产品BOM管理,可以实现:
? BOM展示:以产品结构树展示零部件结构,可以方便查看节点属性、节点下级列表、零部件图文档列表。
? BOM导入:系统支持直接提取CAD中标题栏与明细栏的产品结构信息,导入系统批量构建产品结构树。
? BOM编辑:通过添加下级件、移除结构节点、批量编辑、编辑节点属性、复制、粘贴、剪切零部件的方式对产品结构进行编辑,也可以替换某个零部件。
? BOM查找:系统提供正向、反向查找功能,通过与产品相关的结构树,可以浏览产品由那些零部件构成以及零部件之间的结构关系,同时可以查看零部件相关联的图文档信息;通过反向查询,可以了解某个零部件被哪些产品使用,并以树形结构显示,有助于快速确定更改影响范围。
? 工艺BOM创建:系统支持批量创建工艺结构,通过复制产品设计BOM,形成初始工艺BOM。
? 工艺BOM维护:可在初始工艺结构的基础上,创建合件、拆分件(或者工装、辅料),形成最终的工艺结构。
? BOM比较:系统提供结构差异比较功能,可以快速分析不同产品的结构差异或同一产品不同版本的结构变化。可将差异结果导出到Excel中。
? BOM汇总输出:可以对产品最新状态和发布状态进行正向单级、正向多级、反向单级、反向多级BOM的汇总,也可以汇总采购件、自制件、外协件等各类明细报表,并可将BOM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导出到Excel中。
4) 流程管理
工作流管理能够为企业提供电子化流程审批,高效、顺畅的进行图纸、BOM、变更、工艺等相关技术工作的评审、会签。一方面,能够固化、标准化企业技术评审的流程,让整个评审过程可追溯;另一方面,大大减少纸质文件再评审过程中的打印、废弃,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工作流管理基于电子化的方式支持消息触发机制,能够大大提供内部沟通协作的效率。
5) 变更管理
基于CMII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国际技术形态管理协会)定义的关于配置管理的规范,提供了一整套产品定义以及在整个产品开发生命周期内工程变更管理的规范,规定了不同权限的变更管理组织职能设置,根据变更的影响度,选择变更的快速路径或完全路径。CMII对企业变更管理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面向整个产品周期的数据对象;不断该进的变更过程;文档数据等更加清晰、简明、有效;采用闭环的交流过程;有效的衡量和监督。
系统对于设计变更管理的支持,提供对设计变更活动的问题报告/变更申请/变更通知/变更策略/变更任务的定义;提供对变更流程的定义,通过流程驱动变更过程;提供变更影响性分析,辅助用户进行变更路径的识别和选择;同时将变更过程与相关的文档、BOM等数据和信息进行关联,记录变更的历史进程,以便查询、追溯和重现变更的过程。
6) 分类管理
零部件分类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对已有的设计信息进行归类,并赋予一定属性和方法,使用户能够在分布式环境中高效地查询文档、数据、零件、标准件等对象,最大限度地发挥已有设计成果,为开发新产品及设计重用提供技术支持。
7) 工艺BOM管理
设计明细表结构(EBOM)与生产中使用的制造明细表(MBOM)的结构是存在一定差别的,所以需要提供设计视图到工艺视图到制造视图的变化,通过BOM的编辑调整、零部件路线规则维护,实现设计BOM到工艺BOM的智能化转换。
PLM以产品结构为中心,关联管理与产品相关的工艺BOM,同时提供可视化、可协同的工作环境,工艺部门工程师可以很方便的利用系统内的集成工具,进行工艺BOM编辑和调整、零部件属性编辑和调整、合件/拆分件处理、工艺BOM数据查询/汇总/输出等操作,提升工艺过程开发效率。
8) 工艺路线管理
该模块提供所见即所得的工艺路线编辑环境,针对产品结构树进行工艺路线设计,工艺路线中零(部)件代号、名称、单台用量可由系统产品结构数据直接获取,系统在工艺路线库中同时检索、引用已有零部件的工艺路线。
9) 工艺资源管理
企业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工艺设计知识,这些工艺设计知识来源分散,形式多样,应用方法也各不相同。为此,系统提供工艺资源管理功能,统一管理企业的工艺资源。资源库的完备不仅能够提高工艺设计效率、工艺规范化、标准化程度,更为重要的是工艺设计人员可以及时获知企业工艺资源使用情况,做出最佳选择,优化工艺规程。工艺资源库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大的关注点。
首先,由于工艺资源的表达形态多样,所以需要系统提供丰富的资源表达方法,比如文字、图表、图形、表格、公式、流程图、工艺卡片等,尽可能完整地构建企业工艺知识库。将企业各种工艺装备、设备、标准工艺术语等基础数据进行数字化建模,在系统内实现工艺资源的集中管理。
其次,为了使企业工艺资源库能够不断丰富和完善,还需要不断收集各类知识,实现个人工艺知识和企业工艺知识两个层次的知识积累,以及个人工艺知识向企业工艺知识的提升。
第三,通过PLM系统,可以总结、继承已有的成熟的设计与工艺经验知识;可以解决优秀设计师和工艺师缺乏的问题;可以极大地提高工艺编制的效率;可以辅助新进员工编制出成熟的工艺;可以提高产品规划水平。建立设计专家知识库,对企业长期的发展进步意义重大。
10) 工装管理
在生产过程中设计、制造的工装越来越多,而工装的各种参数、使用状况等综合信息量越来越大。靠人工管理会出现诸如:信息收集不全、效率低、使用不便、不易长期保存等问题,使得车间生产准备、物料采购难以保障。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PLM系统提供工装管理模块对企业的工装进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
包含工装信息管理、工装申请、工装设计与发布、工装更改、工装查询与使用等功能。
通过研发设计平台,可以提高企业技术文件的标准化程度、完备性和一致性,设计资源(图样、文件)的重复利用率大大提高,缩短技术文件检索、收发和签审时间,使得新产品设计周期缩短,设计质量提高。而对于近似产品,设计制造周期明显缩短,设计质量明显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使得劳动效率上升,从而减少管理人员,降低管理费用。用计算机代替传统的手工信息处理方式,由于计算机处理准确可靠,使收集、计算数据的错误减少,从而减少因出错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产品研发项目过程管理:构建起产品研发项目管理的平台,实现对项目计划、项目执行、进度跟踪、问题反馈的管理平台,提升项目执行的效率和准确性,提高对项目风险预警和进度控制能力。
建立产品设计库:通过PDM系统建立企业产品设计库,实现企业产品分类定义、产品数据积累、知识共享,充分利用企业沉淀的知识与经验;
图文档管理:以与产品图纸和文档为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技术把所有与图文档相关的信息和过程集成起来,使图文档信息在其生命周期内保持一致、最新和安全。图文档管理系统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共享易用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PDM系统有序管理图纸版本,记录完整的图纸演变过程,方便用户进行集中管理和追溯历史;
产品BOM管理:集成企业的CAD设计工具,从图纸中自动提取产品BOM信息,搭建产品结构树,关联管理产品整体数据,支持产品BOM数据的在线编辑、快速导出,提高设计开发效率;
实现图纸电子化审批:通过PDM系统实现对CAD图纸的在线审批,支持在线批注、流程驱动、电子签名等操作,改变以往的纸质打印、手动审批图纸的模式;
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对产品设计数据的集中管理,实现对各种企业历史数据的整合、分类,提高资源的重用率,并进一步实现产品数据的安全与共享,从源头上能够为下游工艺、采购、生产等环节提供准确、标准的数据支持。
实现与下游ERP系统的集成:针对企业已经选型的ERP系统,PLM系统要与之建立紧密集成,可以实现产品BOM数据、变更数据的传递,以及基础资源数据的同步。
COPYRIGHT© 2022 BLUEIIP.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蓝海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2264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