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管理上存在很大差距,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后,不能及时确定事故原因,进而不能很好的管理和控制。
在作业各阶段中任何一个阶段管理不善,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将安全管理的投入看做为影响企业效益收入的重要因素,人为这是浪费企业资金的行为。投入的力度不足,使得生产设备得不到及时的检修和维护,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开采的安全性。
1) 重大危险源监测
主要用于监测化工企业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及生产装置实时数据和预警、可燃有毒气体数据及预警、危险化工工艺安全参数监测预警、监控视频等信息。重大危险源检测预警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企业生产控制系统以及工业数据通信网络等组成,同时配备系统安全防护设备。实时同步手机现场传感器预警参数和储罐内介质液位、温度、压力参数,上传至生产安全管控平台。
2) 安全风险分区管理
通过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辨识,利用安全检查表(SCL)、工作危害分析(JH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HAZOP)等安全风险分析方法,或多种方法的组合,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其风险程度,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级。安全风险、分区管理即是在风险辨识的基础上,通过用红、橙、黄、蓝“四色图”对风险区域进行标示,并结合“两单三卡”实现对工厂安全风险的可视化管理。
3) 人员在岗管理
用于管理化工企业作业人员定时、定人、定岗履职的物联网信息系统,可通过生物识别、智能门禁、实时定位等技术,能够有效识别、跟踪作业人员及车辆的位置和行为。
包含卡口管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设备管理、区域管理、危险作业管理、告警管理、地图定位等功能。
4) 企业生产全流程管理
企业生产全流程管理系统以安全风险管控、应急管理、事故管理为主线,对企业全要素的安全管理,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核心业务系统。通过企业生产全流程管理的建设,企业能有效的进行风险管控,优化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管理效能。
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管理、安全制度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考核评审、持续改进等功能。
预期效益
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产的首要工作,是考核一个企业的重要指标。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可帮助工厂企业实现现场操作的更加规范化、协同化、科学化和智能化,人员安全监控和管理变得更加主动、及时和准确,大大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和企业人员安全,成功搭建事前预防、事中及早发现、事后可追溯的安全防范机制。
危险点监控由“在岗期间现场监控”转变为“24小时在线监控”;
安全报警事件上报由“逐级上报”转变为“移动端实时推送”;
安全监控由“异常报警”转变为 “事前预警+异常报警+事后分析+隐患识别”;
安全管理评价由“用措施说话”转变为“用数据说话”;
事故应急处置由“现场处置”转变为“远程指挥+现场处置+应急联动”。
COPYRIGHT© 2022 BLUEIIP.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蓝海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22647号-2